“20多干部群眾連夜搶修兩個多小時,引水渠3號灌溉閘終于又能出水灌溉,解了沿線群眾燃眉之急!比涨,江山市碗窯鄉(xiāng)府前村黨委書記王日榮在巡河時說道。
出梅以來,江山持續(xù)晴熱少雨天氣,干旱程度達特旱級。碗窯水庫總干渠K2+600右堤處3號灌溉閘出水量非常小,嚴重影響了周邊農田灌溉及群眾生活用水的需求。“一個多月以來都是晴天,油菜菜苗需要抗旱,大棚蔬菜基地也需要灌溉,農戶和菜農都很著急。”10月10日,江山市碗窯水庫管理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立即開展現場實地走訪查看。檢查后發(fā)現,是因為管道堵塞造成了出水量的減少,必須派人進入渠道內打開進水口,才能疏通管道。

可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是,按照衢州電力部門調度安排和江山市生態(tài)用水需要,碗窯水庫一級電站和二級電站每天8:30至22:00點都處于發(fā)電運行狀態(tài),主渠道水位高水量大,不具備搶修條件!按迕350多畝的農田急需用水,村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。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,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管道疏通。”于是,碗窯水庫管理局局長毛有祥,決定成立一支志愿搶修隊伍,待第二天晚上電站停機以后立即進行搶修。
10月11日晚十點,碗窯電站按計劃停機后,總干渠水位逐漸降低,慢慢露出了灌溉閘的進水口,迎來了最佳搶修時機。這時,由20多人組成的志愿搶修隊伍,立即開展搶修工作,F場,每位搶修人員各司其責,搶修工作進行得緊張有序。需要疏通的這條管道埋在地下,長8.5米,直徑20厘米,起點在焊接嚴密的閥門處,另一頭的出口在主干渠的壩體上。主干渠內,搶險隊員的大半個身子浸在水里,使用竹竿疏通通道。閥門切開處,搶險隊員匍匐身子,徒手從通道內掏出破鞋、雜草等堵塞物。

“往洞里灌水,看看水能不能通!”有人在一旁提議。于是,浸在水中的4名志愿者又開始用水桶向洞口灌水。隨著雜物的清理,點點光線穿透地下管道,入水口灌進的水也順利流出。清理完通道內的雜物,下水的搶險隊員們又扎進水里,把洞口附近的雜物也一一清除,運送上岸。深夜十二點半,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修,碗窯水庫引水渠3號灌溉閘終于又能出水灌溉。